作者:依利特 來源:液相售后 2025-10-31 15:41:25
分析型液相色譜儀作為生物醫學檢測、環境污染物分析、石油化工成分分離等領域的核心設備,憑借全觸摸式操作屏的便捷性和精準的分析能力,成為實驗室的工具。但在長期使用中,受流動相配置、樣品處理、設備損耗等因素影響,儀器易出現各類故障,不僅影響檢測效率,還可能導致數據偏差。本文針對分析型液相色譜儀6 大高頻故障,從原因分析到實操處理步驟逐一拆解,助力實驗室人員快速排查問題,保障儀器穩定運行,提升檢測結果可靠性。?
一、分析型液相色譜儀柱壓過高怎么辦?(高頻故障)?
柱壓過高是分析型液相色譜儀使用中常見的問題之一,若不及時處理,可能導致色譜柱損壞,影響分離效果。?
原因分析?
緩沖液鹽分析出沉積:實驗中常用的磷酸鹽、乙酸銨等緩沖液,若未及時沖洗或環境溫度過低,易在色譜柱內部析出鹽分,堵塞填料孔隙,導致柱壓飆升。?
樣品污染物沉積:樣品前處理不徹底(如未過濾、離心不充分),其中的蛋白質、顆粒物等雜質會附著在色譜柱柱頭,逐漸形成污染層,阻礙流動相流通。?
實操處理措施?
針對鹽分析出:先將柱溫升至 40~50℃(避免高溫損壞色譜柱,需參考柱子耐受范圍),用純水以 0.2~0.5mL/min 的低速正向沖洗 30~60 分鐘,待柱壓明顯下降后,降至常溫繼續用純水洗 1 小時,后切換為純甲醇沖洗 30 分鐘,完成柱子再生。?
針對樣品污染:需反向沖洗(將色譜柱進出口反向連接,避免污染物進一步深入柱內),先用純水以 0.3mL/min 沖洗 40 分鐘,再換純甲醇沖洗 30 分鐘;之后用甲醇 - 異丙醇混合液(體積比 4:6)沖洗 20 分鐘(異丙醇可溶解強疏水性雜質),后依次用甲醇、純水洗各 20 分鐘,恢復正向連接后用甲醇沖洗 30 分鐘,靜置備用。?
二、分析型液相色譜儀流動相有氣泡溢出?解決步驟來了?
流動相含氣泡會導致基線漂移、峰形異常,嚴重時中斷液體流動,影響檢測連續性,多與流動相過濾器維護不當有關。?
原因分析?
流動相過濾器(通常為 0.22μm 或 0.45μm 濾膜)長期浸泡在乙酸銨、磷酸二氫鉀等緩沖液中,若實驗后未及時清洗,緩沖液中的微生物會大量繁殖,形成霉菌團堵塞濾膜孔隙,導致流動相流通時產生負壓,吸入空氣形成氣泡。?
實操處理措施?
拆卸過濾器清洗:將過濾器從流路中拆下,放入 5% 硝酸溶液中(硝酸可殺滅霉菌并溶解雜質),超聲清洗 15~20 分鐘(功率 200~300W,避免濾膜破損);若污染嚴重,可在 5% 硝酸中浸泡 12~36 小時,期間每隔 8 小時搖晃一次。?
恢復流路脫氣:用純水反復沖洗過濾器至無硝酸殘留(可用 pH 試紙檢測沖洗液,呈中性即可),重新安裝到流路中;開啟儀器 “Purge” 脫氣功能,以 3~5mL/min 的流速沖洗流路 10~15 分鐘,觀察氣泡是否消失;后打開泄壓閥,啟動泵用純水以 1mL/min 沖洗過濾器 1 小時,確保流路通暢。?
相關產品推薦:1、高效液相色譜儀 2、超高效液相色譜儀 3、制備液相色譜儀 4、專用液相色譜儀
三、分析型液相色譜儀無壓力指示且無液體流動?排查這 2 點?
無壓力、無液體流動屬于緊急故障,會直接導致實驗中斷,需優先排查泵體及密封部件。?
原因分析?
泵密封墊圈磨損:泵體中的密封墊圈(通常為氟橡膠材質)長期接觸有機相(如甲醇、乙腈)和緩沖液,易發生老化、變形或磨損,導致流動相泄漏,無法建立壓力。?
泵體進入大量空氣:換流動相時未排氣、流動相液位過低導致泵吸入空氣,或長期閑置后泵內殘留空氣,空氣在泵腔內形成 “氣鎖”,阻礙液體推動,無法產生壓力。?
實操處理措施?
密封墊圈磨損處理:關閉儀器電源,拆卸泵頭部件(需參考儀器說明書,避免損壞精密零件),取出舊墊圈,用無塵紙蘸甲醇擦拭泵頭接觸面,更換同型號新墊圈(安裝時確保無偏移、無褶皺),重新組裝后啟動泵,用純甲醇以 1mL/min 流速運行 30 分鐘,檢查是否泄漏。?
泵體排氣處理:在泵出口處連接一個 50mL 玻璃注射器(去掉針頭,確保接口密封),開啟泵以 0.5mL/min 流速運行,同時緩慢拉動注射器活塞,將泵腔內的空氣抽出;待注射器內無氣泡后,關閉泵,取下注射器,重啟泵用純甲醇沖洗流路 20 分鐘,觀察壓力是否恢復正常。?
四、分析型液相色譜儀壓力波動大、流量不穩定?這樣解決?
壓力波動大、流量不穩定會導致保留時間漂移、峰面積重復性差,多與系統氣泡或單向閥污染有關。?
原因分析?
系統存在空氣:流動相脫氣不充分(如未使用在線脫氣機、超聲脫氣時間不足)、流路接口松動,或流動相瓶中液位過低,導致空氣持續進入系統,造成壓力忽高忽低。?
單向閥污染卡塞:單向閥內的寶石球與閥座是控制液體單向流動的核心部件,若流動相中的微小顆粒、鹽類雜質卡在兩者之間,會導致單向閥密封不嚴,液體回流,引發壓力波動和流量不穩定。?
實操處理措施?
系統排氣與檢查:確保流動相經超聲脫氣 20~30 分鐘(或開啟在線脫氣機),流動相瓶液位保持在 1/2 以上;檢查流路所有接口(如管路接頭、進樣閥接口),用扳手輕輕擰緊(避免過度用力損壞螺紋);開啟泵以 2mL/min 流速運行,觀察壓力曲線,若仍波動,進行下一步。?
單向閥清洗:關閉泵電源,拆下單向閥(注意區分進出口方向,做好標記),放入盛有丙酮的燒杯中(丙酮可溶解多數有機雜質和鹽類),超聲清洗 10~15 分鐘;取出后用純甲醇沖洗干凈,晾干后按原方向安裝,重啟泵用純甲醇運行 30 分鐘,觀察壓力是否平穩。?
五、分析型液相色譜儀色譜峰分叉?原因與修復方法?
色譜峰分叉是影響檢測準確性的常見問題,會導致組分定性錯誤、定量偏差,主要與色譜柱狀態相關。?
原因分析?
色譜柱污染嚴重:長期進樣后,樣品中的強吸附性雜質(如色素、大分子有機物)未被及時沖洗,在色譜柱內形成固定污染區,導致部分組分在污染區和正常填料區同時保留,出現峰分叉。?
柱頭填料塌陷:色譜柱長期使用或受到壓力沖擊(如突然升高流速、柱壓過高),柱頭的填料會出現松動、塌陷,形成凹陷區域,流動相流經時產生 “死體積”,導致組分峰分裂。?
實操處理措施?
色譜柱污染修復:若為反相色譜柱(如 C18 柱),先用純甲醇沖洗 30 分鐘,再用甲醇 - 水(10:90)沖洗 40 分鐘,接著用甲醇 - 乙腈(50:50)沖洗 30 分鐘,后用純甲醇沖洗 30 分鐘;若污染嚴重,可加入 0.1% 甲酸水溶液沖洗(增強雜質溶解性),但需注意柱子是否耐受酸性流動相。?
柱頭填料修復:需在超凈環境下操作,先拆下色譜柱柱頭螺母,用無塵棉簽輕輕擦拭柱頭表面,去除松動的污染填料;取少量同型號色譜柱填料(顆粒度一致),用甲醇調成糊狀,緩慢滴加到柱頭凹陷處,邊滴加邊用不銹鋼桿(頂端磨平)輕輕壓實,確保填料與原有填料齊平;補填完成后,用純甲醇沖洗柱頭 10 分鐘,重新安裝柱頭螺母,用純甲醇正向沖洗柱子 1 小時,待峰形恢復后再使用。?
六、分析型液相色譜儀峰面積重復性差?關鍵排查點?
峰面積重復性差會導致定量結果不可靠,影響實驗數據的可信度,多與進樣系統操作或部件損耗有關。?
原因分析?
進樣閥漏液:進樣閥的密封墊圈(如轉子密封墊)長期使用后磨損,或進樣時操作不當(如閥切換過快、用力過猛),導致樣品在進樣過程中泄漏,實際進入色譜柱的樣品量不一致。?
進樣操作不當:進樣針未完全插入進樣閥的定量環接口(即 “未插到位”),導致樣品未全部注入定量環;或樣品量不足(如定量環為 20μL,僅注入 10μL 樣品),且未進行 “過載進樣” 操作,導致實際進樣量波動。?
實操處理措施?
進樣閥維護:關閉儀器,拆卸進樣閥的轉子密封墊,用甲醇清洗進樣閥內部,更換同規格新密封墊(安裝時確保位置正確,避免偏移);重新組裝后,用微量注射器吸取純甲醇,注入進樣閥,切換閥門至 “INJECT” 位,觀察是否有漏液,若無漏液,進行下一步驗證。?
規范進樣操作:確保進樣針完全插入進樣閥接口(插入時感到輕微阻力即可,避免暴力插入損壞接口);若使用定量環進樣,樣品量需為定量環體積的 2~3 倍(如 20μL 定量環,注入 40~60μL 樣品),確保定量環充滿;注射樣品后,以平穩速度將閥從 “LOAD” 位切換到 “INJECT” 位(切換時間控制在 1 秒內,避免樣品擴散);同時,避免使用濃度過高的樣品(建議濃度控制在儀器檢測線性范圍內),防止樣品在定量環內吸附,影響重復性。?

分析型液相色譜儀常見故障匯總表
分析型液相色譜儀的穩定運行依賴日常規范操作與定期維護,上述 6 類常見故障多可通過 “提前預防 + 及時處理” 規避。建議實驗室建立儀器使用臺賬,記錄每次實驗的流動相配置、樣品處理方式、柱壓變化等數據;實驗后及時用合適的溶劑沖洗流路和色譜柱,定期檢查泵密封件、單向閥、進樣閥等易損部件,延長儀器使用壽命,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。若故障無法通過上述方法解決,建議聯系儀器廠商專業售后人員,避免自行拆解精密部件導致二次損壞。
相關文章推薦
 
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