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依利特 來源:液相售后 2025-10-22 11:20:07
液相色譜儀憑借高效分離、精準分析的優勢,已成為教學科研、制藥生產、環保監測、食品檢測及生物工程等領域的核心設備。正確操作儀器不僅能保障分析結果的可靠性,更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本文將詳細介紹液相色譜儀的完整操作流程,并針對實際應用中常見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,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實用參考。
一、液相色譜儀標準操作流程
(一)流動相準備
流動相的純度與處理質量直接影響分析結果。需根據實驗方案配制所需流動相,例如常用的甲醇 - 水混合液(如體積比 8:2),同時準備足量純甲醇。所有溶劑均需通過 0.45μm 或 0.22μm 濾膜過濾,去除微小顆粒物;之后進行超聲處理,徹底脫除溶解在溶劑中的氣體,避免后續操作中出現管路堵塞或基線異常。
(二)開機與系統準備
打開泵電源,首先確定并設置好儀器壓力上限,如普通HPLC通常設定為壓力上限為40MPa,,若已完成設定可直接進入下一步。
將泵的過濾頭放入純甲醇中,設置流速為 1ml/min,啟動泵沖洗系統 10-20 分鐘,完成后停止泵運行。
把過濾頭轉移至已配制好的目標流動相中,重新啟動泵,讓流動相在系統內循環。
打開檢測器電源,根據檢測需求設定波長(如檢測有機物常用 280nm),按下 “調零” 鍵完成基線校準,確保檢測數據準確。
(三)工作站啟動與基線監控
啟動色譜工作站后,留意界面是否出現儀器與工作站連接成功的信號。持續觀察基線變化,待基線平穩無明顯波動后,說明系統已達到進樣條件。。
(四)進樣操作
進樣前再次確認基線處于正常顯示范圍,若超出范圍需重新進行調零。
將進樣閥設置在“LOAD”(上樣)位置,用微量進樣針注入標樣或樣品,隨后迅速將進樣閥轉至“INJECT”(進樣)位置,工作站會自動開始采集數據。
待所有色譜峰完全出現在圖譜上后,點擊工作站中的“停止”按鈕,結束本次數據采集。
(五)校正曲線建立(定量分析專用)
設置定量參數:點擊工作站中的 “定量參數” 選項,選擇 “峰面積” 作為定量方式,“外標法” 作為定量方法,標準點數設為 “1 點”,次方設為 “1”,同時明確濃度單位與結果單位。
填寫組份表:進入 “組份表” 界面,輸入待測組份名稱(如檢測食品中的辣椒素)、預期保留時間(如 5.2 分鐘)及標準濃度(如 100μg/mL)。
生成校正曲線:點擊 “校正曲線” 功能,為每個標樣點選擇對應的譜圖文件,點擊 “重校正” 生成曲線,確認曲線線性合格后保存設置,用于后續樣品定量計算。
(六)樣品分析與數據查看
對待測樣品重復進樣操作,待色譜峰全部出完后停止數據采集。點擊工作站中的 “屏幕報告”,即可查看樣品中目標組份的含量等分析結果;若需分析多個樣品,可按相同步驟依次操作。
若需回顧歷史數據,可進入 “再處理” 界面,通過 “打開數據文件” 選擇對應樣品的譜圖,點擊 “重新計算” 后查看 “屏幕報告”,即可獲取歷史分析結果。
(七)關機與系統維護
先關閉檢測器電源,避免后續操作中檢測器受損。
停止泵運行,若實驗中使用了含緩沖鹽(如磷酸鹽、醋酸鹽)的流動相,需先將過濾頭放入高比例水相(如 90% 水)中,啟動泵沖洗系統 30 分鐘以上,徹底清除管路與色譜柱中的鹽分;之后將過濾頭移至純甲醇中,以 1ml/min 流速沖洗 10-20 分鐘,直至系統壓力穩定。
停止泵運行,關閉泵電源,可提前關閉電腦。
后,用純甲醇或純凈水清洗進樣閥,去除殘留樣品,完成整個關機流程。

表 1.液相色譜儀標準操作流程(分階段)
相關產品推薦:1、高效液相色譜儀 2、超高效液相色譜儀 3、制備液相色譜儀 4、專用液相色譜儀
二、液相色譜儀常見問題解答(Q&A)
Q1:為何流動相在使用前必須過濾和超聲?
A1:過濾的核心作用是去除流動相中肉眼不可見的微小顆粒物,防止這些雜質堵塞色譜柱篩板與管路,影響系統正常運行;超聲處理則是為了脫除流動中溶解的氧氣、氮氣等氣體,避免這些氣體在泵內形成氣泡導致壓力波動,或在檢測器中干擾信號,造成基線噪音增大、出現 “鬼峰” 等問題。
Q2:泵啟動后壓力異常偏高,可能是什么原因?
A2:主要有四種常見原因:一是色譜柱或管路因雜質堆積發生堵塞;二是流動相過濾不徹底,殘留顆粒物在系統內累積;三是保護柱或在線過濾器吸附過多雜質,達到飽和狀態;四是泵的流速設置過高,超出系統耐受范圍。排查時可先斷開色譜柱入口端,啟動泵觀察壓力是否下降,以此判斷堵塞位置在柱子還是前段管路。
Q3:泵啟動后壓力異常低或無壓力,該如何處理?
A3:首先需排查三個關鍵問題:一是泵內是否進入大量氣泡,導致無法正常輸送液體;二是管路接口是否松動或損壞,出現漏液情況;三是泵的過濾頭是否被雜質堵塞,或色譜柱未正確連接。處理時可先檢查所有接口密封性,再用純甲醇以較高流速(如 5ml/min)進行排液操作,排除泵內氣泡。
Q4:基線噪音大、不穩定,可能是哪些因素導致的?
A4:常見原因包括五點:一是檢測池或系統內殘留氣泡,可通過提高流速、用異丙醇沖洗檢測池排除;二是流動相混合不均勻,或溶劑純度不足(如含雜質),影響信號穩定性;三是檢測器燈使用時間過長,能量衰減或壽命將至,需更換新燈;四是實驗室溫度波動大,或流動相溫度與室溫差異明顯;五是色譜柱被污染,柱效下降,需進行清洗再生。
Q5:保留時間不穩定(時快時慢),該如何解決?
A5:保留時間漂移多與流動相穩定性和泵的精度相關。解決時需做到三點:一是確保流動相按比例準確配制,且已充分混合均勻,避免因比例偏差導致洗脫能力變化;二是檢查泵的輸液管路是否漏液,漏液會導致實際流速低于設定值,影響保留時間;三是確認色譜柱柱溫箱溫度是否穩定,同時延長流動相平衡時間(如 30-60 分鐘),確保色譜柱達到穩定工作狀態。
Q6:色譜峰出現拖尾或分叉,可能是什么問題?
A6:主要與色譜柱性能和樣品處理相關:一是色譜柱使用時間過長,柱效下降,或被強吸附性雜質污染,需用專用溶劑(如甲醇 - 水 - 乙腈混合液)清洗再生;二是樣品溶劑與流動相極性差異過大(如用純甲醇溶解樣品,流動相為低比例有機相),導致樣品在柱內洗脫不均;三是進樣量過大,超出色譜柱大負載能力;四是色譜柱入口篩板破損或內部填料塌陷,需更換新柱。
Q7:圖譜中出現 “鬼峰”(未知峰),該如何排查?
A7:“鬼峰” 來源主要有四個方向:一是前一次樣品殘留,需用純甲醇反復沖洗進樣針和進樣閥;二是流動相被污染,或樣品瓶、溶劑瓶內壁吸附雜質,需更換新的流動相并清洗容器;三是系統管路或色譜柱內的污染物在特定條件下析出,可通過長時間沖洗系統去除;四是樣品在放置過程中或儀器內發生降解,生成新物質,需優化樣品儲存條件或實驗參數。
Q8:關機時為何要用純甲醇沖洗系統?
A8:核心目的是保護色譜柱與管路。若系統內殘留緩沖鹽,直接接觸純甲醇等有機相時,鹽分會因溶解度驟降而析出,形成固體顆粒堵塞色譜柱篩板與管路,嚴重時會損壞色譜柱;用純甲醇沖洗后,可將系統內的有機相置換為甲醇,既能防止微生物在管路內滋生,又能保持色譜柱填料活性,延長柱子使用壽命。

表 2.常見故障現象與解決方案對照表
相關文章推薦
 
			